當你聽到一首感人的歌曲,或是在寒冷的冬夜裡瑟瑟發抖時,你是否曾注意到自己的皮膚上出現了一粒粒小疙瘩?這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起雞皮」或「雞皮疙瘩」。但你是否曾好奇,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會出現這種反應呢?
什麼是起雞皮?
起雞皮或雞皮疙瘩,學名叫做「皮肌反應」(Piloerection),是一種不受我們控制的身體反應。當我們感到寒冷、恐懼、激動或受到啟發時,位於每個毛囊底部的微小肌肉—立毛肌(Arrector pili muscle)就會收縮,使毛髮豎立,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小疙瘩。

起雞皮的進化意義
但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要做出這樣的反應呢?事實上,這與我們的動物本能有著密切的關係。在遙遠的過去,當我們還是毛茸茸的祖先時,豎立毛髮有著重要的生存意義。
保暖與體溫調節
首先,當動物感到寒冷時,豎立的毛髮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隔熱層,減少體熱的流失,幫助保暖。
威嚇與求偶
此外,當動物面臨危險或需要威嚇對手時,豎立的毛髮可以讓它們看起來更大、更有威懾力,就像一隻爆毛的貓咪或狗狗一樣。有時,動物也會在求偶時豎起毛髮,以吸引異性的注意。
一個古老的反射
然而,隨著時間的過去,我們逐漸進化出光滑的皮膚,身上的毛髮也變得稀疏。現在,起雞皮對於我們人類來說,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保暖和威嚇功能。但這個古老的生理機制仍然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基因中,成為了一個與生俱來的反射。

所以,下一次當你在聽到一首感人的歌曲、看到一部催淚的電影或是冬天寒冷時,如果發現自己起了起雞皮,不要感到驚訝。這只是你體內那個古老的動物本能在向你打招呼,提醒你我們與大自然的緊密聯繫。